8月11日一早,何仕燕又走进了该基地。一次次地查看果树及挂果情况,虽“千篇一律”却又必不可少。
“近段时间雨水有点多,金刺梨容易发生黑斑病和白粉病,必须多留意、随时关注,一旦有发病的苗头就赶快采取措施,不能让它扩大,不然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查看之后,何仕燕立即对基地工人叮嘱了几句,“度过了高热高湿的病害高发期,关注点就要放到果树和果实的长势上,为来年的病虫害防治打好基础。”
这片种植面积200亩的基地,是普定县裕源鼎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忠于2011年开始种植的。前几年,金刺梨作为农人眼里的新物种,遭遇病虫害导致果树死亡近三分之一、产量不高果子质量也不佳的困境,一度让周忠犯愁。
幸亏何仕燕及科技服务中心的帮助,基地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是何主任长期跑我们基地,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帮助我们想办法解决,她还给我们引荐和联系了省、市农科院的专家,请专家来一起为我们支招。”周忠介绍,“金刺梨从原来的亩产400-500斤增产到现在的800-1300斤左右,而且果子的质量比较好,批发价格能卖到5块一斤了。”
与农业打交道二十几年,何仕燕已经成了企业和种植户心中认可的“土专家”,但她给自己定位为一个科技服务者。无论是推荐科技特派员到基地开展成果转化、实现双方合作共赢,还是协调市农科院将实验室设在基地、与基地联合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在何仕燕看来,她都只是发挥了“桥梁”的纽带作用。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多年来奋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何仕燕的足迹遍布了全县的村寨、企业、基地、田间地头。
长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新、科技研究、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等工作,何仕燕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在基层还是比较薄弱,开展起来也比较困难。
“首先还是要加强宣传培训,因为我们的基层企业科技意识、创新意识不太强,我们就要把科技创新政策给他们宣传到位,入脑入心,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其次,基层、农村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我们也会跟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沟通,尽可能帮助基层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借势东西部协作机遇,争取更多技术人才的支持;最后,我会提出建议,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基层企业的扶持力度。”凭借实践经验和走访调研,针对如何改善基层科技创新现状,何仕燕的想法已经初步形成。
作为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何仕燕始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尽己所能去提出建议并推动问题解决。这一次,当科技服务的风吹向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学农出身的何仕燕踏出自己的“舒适圈”,通过不断学习,努力去适应新风向、去做好新领域的使命任务。
“目前,组织县域内企事业单位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9个,获批4个,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组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财务规范等方面进行辅导培育服务,共培育7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助推科技高质量发展,全县科技研发投入达3568万元……”
现在,说起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何仕燕了然于胸,成了新领域的一把好手。她还先后提交了《关于坚定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实施我市工业倍增行动的建议》等,并定期与相关部门跟踪了解建议办理情况,及时把办理情况反馈给群众。
“我将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下一步,我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走访,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人大代表应有的贡献。”何仕燕说。(记者: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