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贯彻落实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提升监督实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精准选题。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选题原则,结合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沟通交流和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监督议题。每年至少确定1个教育方面的议题,清单化、表格化进行责任落实。选题紧跟发展形势,紧扣中心工作、紧贴群众期盼。以高质量统揽全局,针对痛点、堵点,找准议题、精准发力,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法定监督。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中心校、中学、幼儿园及相关部门开展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听取汇报、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推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调查研究。县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着力突破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瓶颈,突出早安排早部署,紧紧围绕党委工作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代表关注的焦点、群众反映的热点、人大履职的要点等方面来选择调研课题,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研究,集思广益,精心筛选,研究确定了包含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内的11个调研课题。推进调查研究走深走实,明确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紧紧围绕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盯事关普定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大产业、大教育、大课题,至少完成1篇不少于1万字的调研报告,要求从调研计划、时间保障、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突出跟踪问效。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在强化跟踪问效上下功夫,确保监督工作形成闭环,促使人大监督成果转化为政府的政策文件内容和职能部门具体的工作措施。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跟踪督办,推动落实解决了阻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对县城区中小学办学情况审议意见提出的问题进行清单化督促,通过跟踪整改落实,解决了实验学校校内住户长期侵占校舍的问题,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与县二中校区分立,规范了学校管理等。通过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审议意见整改落实的跟踪督办,帮助普定一中解决了学生宿舍不足的困难,助力普定一中巩固提升办学成效。通过督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促成东西部协作资金120万元用于县第七小学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及心理支持空间项目建设,于2022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突出代表作用发挥。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强化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关注民生民情,凝聚强大合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机制。修订完善《普定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群众办法(试行)》,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保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把代表工作触角延伸到村,把代表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优,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创新建立村级代表联络室。积极推行“村级代表联络室”工作机制,搭建代表联系群众的载体,让“村级代表联络室”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大课堂,成为民生实事、村务决策的监督站,成为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暖心室,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大力开展民生项目和民生工作监督。推行《普定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十五条措施》,拓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引导代表发挥好主体作用,展示“人民代表为人民”新形象。五是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实效。明确时间期限,强化办理过程管理和跟踪督办力度。积极推进《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教育的建议》《关于在猫洞乡中岩村安置点修建幼儿园的建议》等教育方面意见建议的办理。六是围绕“教育高质量,代表来建言”主题开展市、县代表小组活动,对如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